咨询热线
400-788-7802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原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设立于1958年,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定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材料学”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硕士点,201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形成了涵盖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收60名本科生、20余名硕士和4-8名左右的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高分子材料系现有教职工21人(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11人。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和加工、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金和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进展、聚合反应工程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学生适合于在高分子化工(塑料、橡胶、涂料、胶黏剂等原料合成、加工成型及成品应用等领域)、日用化工(如精细化工、助剂等)、食品卫生(包装材料、保鲜膜、可降解塑料快餐用具等)、生物医药(药物的粘接剂、崩解剂、缓释胶囊、外包装等)、汽车及其它交通运输工具行业(内饰件与外饰件,如方向盘、仪表盘、坐椅、车门、保险杠、汽车涂料等)、电子行业(仪器仪表饰件、电子封装材料等)和建筑材料行业(如塑料门窗、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扣板、塑料地板等)等高分子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作。 自2010年至2012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面获得上海大学奖励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单项奖励十余项,指导本科生承担国家、上海市和上海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实践项目12项;培养的学生中共有20余人获得上海市和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各级奖励,获得国家、光华、宝钢、校长、励志和廷亚等各级各类奖学金逾百人次,6篇毕业论文(设计) 获得校级本科优秀论文殊荣。直研和外推研究生比例达10%,研究生录取率逾15%。每年还有多人赴海外如纽约州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及高分子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高分子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的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 3、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艺、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设计、改性和分析的能力,能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产品; 5、具有对高分子材料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7、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原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设立于1958年,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定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材料学”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硕士点,201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形成了涵盖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收60名本科生、20余名硕士和4-8名左右的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高分子材料系现有教职工21人(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11人。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和加工、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金和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进展、聚合反应工程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原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设立于
1958
年,
1998
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定名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
材料学
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硕士点和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二级硕士点,
2010
年获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博士点,形成了涵盖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收
60
名本科生、
20
余名硕士
4-8
名左右的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高分子材料系现有教职工
左右的
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高分子材料系现有教职工
21
人(专业教师
12
人),其中教授
5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
11
人。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和加工、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金和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进展、聚合反应工程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学生适合于在高分子化工(塑料、橡胶、涂料、胶黏剂等原料合成、加工成型及成品应用等领域)、日用化工(如精细化工、助剂等)、食品卫生(包装材料、保鲜膜、可降解塑料快餐用具等)、生物医药(药物的粘接剂、崩解剂、缓释胶囊、外包装等)、汽车及其它交通运输工具行业(内饰件与外饰件,如方向盘、仪表盘、坐椅、车门、保险杠、汽车涂料等)、电子行业(仪器仪表饰件、电子封装材料等)和建筑材料行业(如塑料门窗、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扣板、塑料地板等)等高分子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修业年限为
4
年,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学生适合于在高分子化工(塑料、橡胶、涂料、胶黏剂等原料合成、加工成型及成品应用等领域)、日用化工(如精细化工、助剂等)、食品卫生(包装材料、保鲜膜、可降解塑料快餐用具等)、生物医药(药物的粘接剂、崩解剂、缓释胶囊、外包装等)、汽车及其它交通运输工具行业(内饰件与外饰件,如方向盘、仪表盘、坐椅、车门、保险杠、汽车涂料等)、电子行业(仪器仪表饰件、电子封装材料等)和建筑材料行业(如塑料门窗、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扣板、塑料地板等)等高分子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作。
自2010年至2012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面获得上海大学奖励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单项奖励十余项,指导本科生承担国家、上海市和上海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实践项目12项;培养的学生中共有20余人获得上海市和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各级奖励,获得国家、光华、宝钢、校长、励志和廷亚等各级各类奖学金逾百人次,6篇毕业论文(设计) 获得校级本科优秀论文殊荣。直研和外推研究生比例达10%,研究生录取率逾15%。每年还有多人赴海外如纽约州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
2010
年至
2012
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面获得上海大学奖励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单项奖励
十余
项,指导本科生承担国家、上海市和上海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实践项目
12
项;培养的学生中共有
20
人获得上海市和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各级奖励,获得国家、光华、宝钢、校长、励志和廷亚等各级各类奖学金逾百人次,
6
篇毕业论文
(
设计
)
获得校级本科优秀论文殊荣。直研和外推研究生比例达10
%
,研究生录取率逾15%。每年还有多人赴海外如纽约州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及高分子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
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及高分子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高分子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
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高分子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及高分子成型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高分子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的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的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1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
2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
3、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艺、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
、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艺、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设计、改性和分析的能力,能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产品;
4
、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设计、改性和分析的能力,能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产品;
5、具有对高分子材料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
、具有对高分子材料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6
、了解本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7、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7
、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按需购买,不花一分冤枉钱!
获取验证码
  • 产品
  • 开班神器管理系统
  • 家校互动
  • 招生营销
  • 轻地推
  • 学习打卡
  • 数据魔方
  • 共享图书
  • 收银管家
  • 课后服务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荣誉资质
  • 电话:400-788-7802
  • 售前:19157672057 / 19157672279
  • 售后:18072799675
  • 商务合作:QQ : 3307483314
  • 下载客户端
  •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开班神器
满客神器
轻地推
© 2021 杭州水行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3045号 浙ICP备17028063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利尔达科技园6栋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