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
化学系
科学的道路没有什么捷径,所有成果都是一步一步研究的结果。从事科学研究要脚踏实地,要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年轻人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比如学生的学习,应该多学一些本领;其次尽量在任何时候都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包括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还要加上勤奋。
科学的道路没有什么捷径,所有成果都是一步一步研究的结果。从事科学研究要脚踏实地,要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年轻人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比如学生的学习,应该多学一些本领;其次尽量在任何时候都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包括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还要加上勤奋。
——赵东元 院士
专业概况
专业概况
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历经九十余年,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化学系以“培养具有宽阔的人文、社会知识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化学专业知识;具有完整的科学研究基础技能和思维训练;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管理工作等领域有科学道德和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学科优势
学科优势
化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教师中的九成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8名,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化学系在“加强基础、增加磨合、淡化专业、分类培养”的原则上,在办学条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办学特色。由综合教育课程、理科平台课程、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课程体系,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完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管理模式,“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化学原理为导向,有机物和无机物为对象,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并重”,健全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和当代发展前沿相结合”的新型“三层次、三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外交流
对外交流
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大学教师来化学系讲学和授课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模式,学习到多维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而学生拥有更多“走出去”机会,目前化学系已与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里昂大学等国外名校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模式。近几年,70%以上的在校学生获得海外交流的机会和资助。
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
化学系本科生每年约有50%~60%的毕业生在国内外重点高校读研深造,其中近30%的学生获得国外著名大学(如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Princeton University、Cornell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等)的全奖,攻读博士学位。直接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的竞争能力,学生进入通用电器、菲利浦、杜邦、巴斯夫、百事、联合利华、宝洁、普华永道、上海宝钢、上海烟草、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优秀企业,用人单位对化学系的学生普遍感到满意。
曾经在复旦化学系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
曾经在复旦化学系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
李庆魁、顾翼东、吴浩青、吴征铠、陈耀祖、郭景坤、许根俊、徐如人、邓景发、丁传贤、关兴亚、朱起鹤、陈冀胜、卓仁禧、张永莲、方荣祥、吴美洁、杨玉良、侯保荣、江明、赵东元、包信和、张生勇、张明杰、李永舫、麻生明、陈芬儿
李庆魁、顾翼东、吴浩青、吴征铠、陈耀祖、郭景坤、许根俊、徐如人、邓景发、丁传贤、关兴亚、朱起鹤、陈冀胜、卓仁禧、张永莲、方荣祥、吴美洁、杨玉良、侯保荣、江明、赵东元、包信和、张生勇、张明杰、李永舫、麻生明、陈芬儿
院系网站:www.chemistry.fudan.edu.cn
院系网站:www.chemistry.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