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788-7802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功能材料
专业介绍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励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我校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的专业。本专业依托我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现有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专任教师77名,具有博士学位74人。其中正教授31人,博导16人,35名教授有国外留学经历。校特聘教授5人,国外兼职特聘教授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双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东方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2名。
本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招生录取时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修读2年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通过考核并结合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情况确定学生就读专业方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在本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综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高分子科学概论、功能材料导论、功能材料等。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
综合实践、工程制图、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训练、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注重生物学、医学与纺织功能材料的交叉融合。通过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纺织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贸易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功能设计及市场营销,能在医用纺织品、人工器官、生物功能材料、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医学、生物、材料和纺织工程基础以及外语的综合能力; 掌握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的初步能力; 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新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 了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医学、生物、材料和纺织工程基础以及外语的综合能力;
掌握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的初步能力;
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新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
了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人体工学、生物医用材料学、纤维加工学、纺织结构成型学、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功能设计与制备、保健卫生用纺织品、组织工程原理与方法、生物医用纺织品的评估与营销等。
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
政府(海关、商检)公务员、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产业用纺织品(保健卫生用品)生产管理、生物医用品贸易营销、检验检疫、医院、医疗机关事业单位、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生物材料方向
生物材料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集生物功能材料、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在组织工程材料、天然生物材料、药物材料、检测与诊断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学科优势。本专业方向教师在组织工程支架、组织和器官修复与再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药物材料、仿生生物材料、基因/ 药物载体及可控释放体系、临床诊断与检测材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专业方向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工程和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交叉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并具有扎实的生物材料、医学工程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3、能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4、了解生物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本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材料结构与性能、生物材料学概论、医学基础、生物医用器件设计、细胞培养技术与实验、分子检测及生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学影像基础、生物医学信息与生物控制等。
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
生物材料是一门正在高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因此随着相关研究和技术的进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继续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前景广阔。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就业去向有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产品研发、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方向
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及综合训练等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光功能材料及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前沿交叉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根据能源和光电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和光电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功能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材料设计、制备、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材料设计和材料研制的基本能力;
3、掌握新能源和光电材料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工作原理和组装过程;
4、了解新能源和光电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本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固体物理基础、电化学基础与化学电源、光催化材料与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储氢材料与燃料电池、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高技术纤维、电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
毕业去向
毕业去向
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是国际上的朝阳领域,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发光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加工等新能源和光电材料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另外,在读研深造、出国留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电子邮箱:texcol@dhu.edu.cn
电子邮箱:texcol@dhu.edu.cn
网 址:http://www.dhu.edu.cn/textile/login.asp
按需购买,不花一分冤枉钱!
获取验证码
  • 产品
  • 开班神器管理系统
  • 家校互动
  • 招生营销
  • 轻地推
  • 学习打卡
  • 数据魔方
  • 共享图书
  • 收银管家
  • 课后服务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荣誉资质
  • 电话:400-788-7802
  • 售前:19157672057 / 19157672279
  • 售后:18072799675
  • 商务合作:QQ : 3307483314
  • 下载客户端
  •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开班神器
满客神器
轻地推
© 2021 杭州水行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3045号 浙ICP备17028063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利尔达科技园6栋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