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
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
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
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
粘屏聊以慰重阳。
扫码学更多!
注释
丹青: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
较量: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攒:簇聚。
霜: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国画中有泼墨、晕染等法,枝叶用泼墨,借浓墨以烘托花姿;花瓣用晕染,即不用线条勾勒,而利用宣纸能化水的特点,染出物象,更见生动逼真。“泼墨”、“攒花”是画菊常用的话。
跳脱:本是手镯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又作“挑脱”、“条脱”。《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句中因写到“腕”而用,但“跳脱”后来又作灵巧、活脱义用,清人往往有之。如甲辰本第十九回回首脂评有“笔意随机跳脱”之语,即诗中义,则正可用与“淡浓”成对。秋生腕底香:即“腕底生秋香”。
掇(duō):拿取。
粘屏:把画贴在屏风上。
慰重阳:时值重阳而不得赏菊,以观画代之,可安慰一下寂寞的心情。
译文
赋诗之余,又即兴随意作画,我并不为此入迷如狂;诗画本来就是小道,岂用为它费神思量?
饱蘸浓墨,画出菊的繁茂枝叶,巧施色彩,皴染出花瓣层层簇拥的鲜花。
菊花与菊叶浓淡相宜,远近有别,将随风摇曳的神韵点画,传递出它的阵阵菊香。
不要把它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摘,我想把它粘上屏风,借以抚慰一下重阳不得赏菊的寂寞心情。
作者简介 -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