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
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
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
水边明秀,
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
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
琐窗人睡起,
玉纤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
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
一溪霜月,
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
阆风有个人惜。
扫码学更多!
注释
这首咏梅词描写了梅花轻柔美丽的芳姿,赞美了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超凡入圣的品格。梅之遭遇,映带了作者身世,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情思。
疏疏淡淡:花影稀疏,花色浅淡。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堪:能。
东君:太阳。
占断:全部占有,占尽。
春工:春季造化万物之工。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篽:禁苑。
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标格:风范,风度。
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是何等的荣耀。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不管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作者简介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