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
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
终随松柏到冰霜。
扫码学更多!
注释
这首诗前两句赞扬竹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两句指竹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表现出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远大的抱负。
怜:爱怜。
直节:直干有节。唐人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徐夤《山阴故事》:“爱竹只应怜直节,书裙多是为奇童。”
自许:自夸;自我评价。
老更刚:越老越坚硬、刚强。
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
到冰霜: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译文
人们怜惜竹子的直节生来就劲挺,我认为它有高超的才能,老了也会更加刚直不阿。
曾经和蒿藜一起经历雨露,最终随着松柏经历到冰霜。
作者简介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