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杖头。
扫码学更多!
注释
淹留:滞留住。这句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
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谁家”、“何处”都为了写“访”。
蜡屐(jī):木底鞋。古人制屐上蜡。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表示旷怡闲适。又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得得,特地,唐时方言。
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解:懂得,能够。
“休负”句: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译文
闲暇时趁着晴霜不妨四处游玩,不要被酒杯和药盏滞留在家中。
这霜前月下的菊花是谁人所种?那槛外篱边又是哪里来的新秋?
我穿着木屐远道寻芳心情多怡适,在这寒冷的时节吟诗也倍觉情致悠悠。
你这金色的秋花呀如果怜惜我这个诗客,请不要辜负我今朝把你携挂杖头回归的深情。
作者简介 -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