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
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
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
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
想乡关何处。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
劝人不如归去。
扫码学更多!
注释
稍觉:渐渐感觉到。
拾翠:拾,拾取。翠,翡翠鸟的羽毛。指古代妇女出游时的嬉戏。
蒹葭(jiānjiā):芦苇。
画桡(ráo):彩绘的浆,泛指船桨。
游宦:即宦游,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官或做官。
羁旅:长期聚居他乡的一族。
樯:桅杆。
乡关:故乡
榭:建筑在台上或水上的房屋。
孤;少。
译文
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江边上拾翠游玩的人们早已散去,静寂之中,一对对水鸟在水边的小洲上伫立着。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
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家乡在何处。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作者简介 -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