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扫码学更多!
注释
《弟子规》是古代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由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列述了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全书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能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此处所选内容即为总叙。规:规则,规矩。
圣人:此处指孔子。
弟:通“悌”,友爱
谨信:谨慎,讲诚信。
亲仁:亲近道德高尚的人。
文:这里泛指典籍文书。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和众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效仿他们的言行。如有余下的时间精力,则应学习六艺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作者简介 - 李毓秀
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清初学者、教育家,山西省新绛县周庄村人。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