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庭前甘菊花
庭前甘菊移时晚,
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
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
结根失所缠风霜。
扫码学更多!
注释
甘菊花:又名真菊,家菊,花黄,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
移时晚:谓移植以晚矣,故花开迟,而不堪摘。
蕊(ruǐ):花心。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堪:能。
醉尽醒:意谓似醉似醒。
萧条:寂寥。
醉尽醒:谓无菊饮不欢。
烂熳(làn màn):散乱貌。
众芳:泛指细琐之野花。
中堂:诗中代指高位。
采撷(xié):摘取。
升中堂:花得登庙堂之上,而甘菊反失其时。
兹:此。
失所:谓失其故所,结根失所,故前曰“空长”。
译文
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
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
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
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
作者简介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