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空间、时间距离较大者。与“短”相对。①指空间。《楚辭•九歌•國殇》:“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②指时间。《孫子•虚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②远,不近。《廣韻•陽韻》:“長,遠也。”
③久,永久。《廣雅•釋詁三》:“長,久也。”
④深远。《文選•張衡〈西京賦〉》:“縱獵徒,赴長莽。”
⑤引长;延长。《書•立政》:“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
⑥善,擅长。《廣雅•釋詁一》:“長,善也。”
⑦长处,优点。《晏子春秋•内篇問上二十四》:“任人之長,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⑧好;正确。金王若虚《〈論語〉辨惑一》:“以語法律之,舊説為長。”
⑨大。《荀子•勸學》:“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⑩超过。《周禮•考工記•弓人》“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能以愿中”
⑪挟。《廣雅•釋詁四》:“長,挾也。”
⑫中医脉象,指脉搏首尾端直而长,超过本位。
⑬星名。《漢書•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
⑭副词。常,经常。《廣雅•釋詁一》:“長,常也。”
⑮姓。《萬姓統譜•陽韻》:“長,見《姓苑》。”
①老,年高。《廣雅•釋詁一》:“長,老也。”也指老人。《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使夫少長,咸安懐之。”
②年长,年纪较大。《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也指年纪较大的人。《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
③长大,成年。《公羊傳•隱公元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
④家长;长辈。《孟子•萬章下》:“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⑤兄。《國語•晋語四》:“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陀。”
⑥排行第一。《集韻•養韻》:“長,孟也。”
⑦居首位。《易•乾》:“元者,善之長也。”
⑧首领。①古指天子、方伯、诸侯。《廣雅•釋詁一》:“長,君也。”②指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釆邑者及公卿之尊者。《儀禮•燕禮》:“若賓若長,唯公所酬。”③泛指地方长官。《漢書•高帝紀》:“以沛公為碭郡長。”④指主官。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德厚而才高者以為之長,德薄而才下者以為之佐屬。”⑤称领导人或部队的各级指挥官为长。如:省长;县长;师长;连长。
⑨为首领,做长官。《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
⑩主管;执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⑪为人师长。《詩•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
⑫尊敬;尊重。《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
⑬重视;崇尚。《鹽鐵論•非鞅》:“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
⑭生育;出生。《莊子•天道》:“天不産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
⑮生长;成长。《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⑯抚养;养育。《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⑰滋长;助长。《詩•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⑱增长;进益。《集韻•養韻》:“長,進也。”
⑲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漲”。《漢紀•成帝紀三》:“陰氣盛溢,水則為之長,故一日之内,晝減夜增。”
⑳恭谨敦厚。《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
㉑古代户籍编制单位,二百五十家为长。《管子•乘馬》:“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
㉒茂,旺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内洞。”又医家指夏天的节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㉓通“張( zhāng )”。声张,张扬。《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
①多余;剩余。《玉篇•長部》:“長,多也。”《集韻•漾韻》:“長,餘。”
②盛,强盛。《洪武正韻•漾韻》:“長,增盛也。”
③度长短。《集韻•漾韻》:“長,度長短曰長。”
骱:chángzhǎng (部首:骨)
帊:chángzhǎng (部首:巾)
捾:chángzhǎng (部首:扌)
髏:chángzhǎng (部首:骨)
瓝:chángzhǎng (部首:瓜)
敘:chángzhǎng (部首:攵)
諷:chángzhǎng (部首:言)
馮:chángzhǎng (部首:冫)
蔟:chángzhǎng (部首:艹)
秧:chángzhǎng (部首:禾)
絝:chángzhǎng (部首:糹)
憠:chángzhǎng (部首:心)
孱:chángzhǎng (部首:子)
耸:chángzhǎng (部首:耳)
遪:chángzhǎng (部首:辶)
噚:chángzhǎng (部首:口)
噝:chángzhǎng (部首:口)
楤:chángzhǎng (部首:木)
鳄:chángzhǎng (部首:鱼)
踚:chángzhǎng (部首:足)
1、横:符号为一 包括: (提)一(横)
2、竖:符号为丨 包括:丨(竖)
3、钩:符号为 包括:(竖钩)
4、撇:符号为丿 包括:丿(撇)
5、点:符号为、 包括:丶(点)(捺)
6、左折:符号为 包括: 及其他起笔后向左偏折的单折笔画
7、右折:符号为 包括: 及其他起笔后向右偏折的单折笔画
8、复折:符号为Z 包括: ㄋ二折及其以上折的折笔画按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对每一笔画赋于笔画符号定义中对应的一符号,组成该汉字的编码。
笔画 | 笔形 | 折数 | 笔画名称 | 别名 | 例字 |
㇀ | 平笔 | 0 | 提 | 地 冰 𡤼 | |
㇁ | 折笔 | 1 | 弯钩 | 弯竖钩 | 了 狐 狱 |
㇂ | 折笔 | 1 | 斜钩 | 捺钩 | 我 弋 战 |
㇃ | 折笔 | 1 | 卧钩 | 扁斜钩、扁捺钩 | 心 必 沁 |
㇄ | 折笔 | 1 | 竖弯 | 四 西 要 | |
㇅ | 折笔 | 2 | 横折折 | 横折竖折横 | 凹 卍 兕 |
㇆𠃌 | 折笔 | 2 | 横折钩 | 横折竖钩 | 月 用 匀 |
㇇ | 折笔 | 1 | 横撇 | 水 又 互 | |
㇈ | 折笔 | 2 | 横折弯钩 | 九 几 亢 | |
㇉ | 折笔 | 3 | 竖折折钩 | 竖折折钩竖折横折竖钩 | 弯 弟 号 |
㇊ | 折笔 | 2 | 横折提 | 横折竖折提 | 说 计 鸠 |
㇋ | 折笔 | 3 | 横折折撇 | 横折竖折横折撇 | 及 建 汲 |
㇌ | 折笔 | 3 | 横撇弯钩 | 那 队 耶 | |
㇍ | 折笔 | 2 | 横折弯 | 朵 躲 没 | |
㇎ | 折笔 | 3 | 横折折折 | 横折竖折横折竖 | 凸 𡸭 𢫋 |
㇏ | 平笔 | 0 | 捺 | 人 爻 木 | |
一 | 平笔 | 0 | 横 | 一 二 丁 | |
丨 | 平笔 | 0 | 竖 | 十 正 上 | |
平笔 | 0 | 撇 | 八 大 天 | ||
丿 | 平笔 | 0 | 竖撇 | 凡 用 齐 | |
丶 | 平笔 | 0 | 点 | 主 火 刃 | |
𠃍 | 折笔 | 1 | 横折 | 口 品 田 | |
乛 | 折笔 | 1 | 横钩 | 你 了 冗 | |
𠃊 | 折笔 | 1 | 竖折 | 山 互 牙 | |
折笔 | 1 | 竖弯折 | 竖弯左 | 肃 啸 萧 | |
𠄌 | 折笔 | 1 | 竖提 | 良 以 比 | |
亅 | 平笔 | 0 | 竖钩 | 小 水 事 | |
𡿨 | 折笔 | 1 | 撇点 | 女 巡 甾 | |
𠃋 | 折笔 | 1 | 撇折 | 去 公 玄 | |
乀 | 平笔 | 0 | 提捺 | 尐 | |
𠃑 | 折笔 | 2 | 竖折折 | 竖折横折竖 | 鼎 卐 𪔂 |
乚 | 折笔 | 2 | 竖弯钩 | 竖弯横钩 | 孔 乱 已 |
乙 | 折笔 | 3 | 横斜弯钩 | 乙 氹 乞 | |
𠄎 | 折笔 | 4 | 横折折折钩 | 横折竖折横折竖钩 | 乃 孕 仍 |
折笔 | 1 | 撇钩 | 乄 | ||
〇 | 折笔 | 1 | 圈 | 〇 㔔 㪳 | |
乁 | 折笔 | 1 | 横捺 | 乁 亪 | |
ㄣ | 折笔 | 2 | 竖折撇 | 专 𧦮 𤓷 | |
⺄ | 折笔 | 2 | 横斜钩 | 横折捺钩 | 凰 凤 风 |
𠃉 | 折笔 | 4 | 撇横斜弯钩 | 𠃉 𦲳 𦴱 | |
α | 折笔 | 1 | 𡧑 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