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自2005年起招生,毕业272人,在校生370人。2012年和Oracle公司、浪潮集团进行“校企”合作,并成为学校首批3个校企合作试点专业之一。通过办学实践,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积累了校企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办学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成效显著。目前有信息安全、数据库、云计算3个专业方向。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采用2.5+1.5培养机制,学校、企业、学院三级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建设,学生管理、实践基地建设等。
2.人才定位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IT企业(尤其大型数据库、云计算相关企业)或企事业单位IT部门,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建立双证书制度,毕业同时获得Oracle OCP(浪潮云技术认证)。
二、招生就业
招生规模稳步增加,第一志愿报考率提高,初步显示了校企合作的成果。
毕业生超过60%在IT行业就业,包括联想集团、华北电力、中国重汽集团、中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甲骨文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翰高科技有限公司、讯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泰豪软件有限公司等多家稳定的就业市场。尤其通过oracle工程教育中心,将Java培训引入校园,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展现了校企合作优势。2位同学考取国外大学硕士研究生。
三.师资科研
本专业有一支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学位6人,硕士8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南京航空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其中2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专业分布涉及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应用。3位教师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企业任课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本专业任课教师在科学研究上有重大突破。主持厅级项目6项,校级极10余项;获得省教育厅三等奖1项,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有2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和EI收录。
四.实践教学
本专业设有2个专用实验室,设备总数170余台(套),开设6个开放实验项目,承担与甲骨文教育中心、山东省软件测试中心实验项目。
本专业与甲骨文、浪潮、山东省软件测试中心等多个大中型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和实践教学基地,与甲骨文公司联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启动了大学生俱乐部,为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提供了平台。
五.学生培养质量
本专业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156人次,其中国家一等奖3人次,国家二等奖6人次,山东省一等奖51人次,省二等奖45人次,三等奖24人次。本专业学生获奖65人。2014第三届数学建模国际比赛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本专业学生5人。
由济南市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山东瀚高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瀚高杯”第一届数据库知识大赛,本专业6名学生获奖。校级数据库知识竞赛,本专业学生80余名学生获奖。
首次参加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优秀奖。
2名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铜牌。
学生申报山东交通学院科技立项16项,获得山东省挑战杯一等奖1项,校科技立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鼓励学生创业,10人创建闲置物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交创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并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注册个体工商户一项,注册资本为2万元。创办的“学视媒体”,获得学校自主创业奖。学生注册的网络公司,已对外承接中小企业网络服务。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篇,一名学生参加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
毕业论文“蛋白质结构比较与进化分析”,获得省级优秀论文。
20余名学生获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级证书,系统分析与软件工程师等证书。建立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专业方向学生毕业直接获得企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积极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机会,1人在德国布莱梅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并考取该学校硕士研究生。1人直接考取国外研究生